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河南渑池:暖心路燃起百姓致富新希望

    信息发布者:李永安
    2017-07-19 19:39:02   转载

    河南渑池:暖心路燃起百姓致富新希望

    2017-07-19 18:39 人民网

    • T大

    原标题:河南渑池:暖心路燃起百姓致富新希望

    这次修路,打通了年久失修的涵洞

    “修吧!快点修,我们已经盼了好几辈了。”当听到修路的消息,渑池县张村镇河南庄村84岁的老人梁大富道出了几代人的心声。

    河南庄村位于渑池县张村镇镇区南部,地处洼地、交通不便。由于村内生源逐年减少,1999年,河南庄小学撤校,村里的小学生便集中到附近的利津村小学上学。由于历史原因,该村没有直通利津村的道路。每逢雨雪天,道路泥泞不堪,加上坡陡弯急,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学和村民的生产生活。

    “修路!这条路必须马上修!群众等不及了。”张村镇党委书记陈丛勤斩钉截铁地说。

    一条修到群众心里的路

    “有闺女不给河南庄,出门不上南岭,上北岭。”“北洼住人,南洼种地,一条大岭让人急。”多年来,道路不畅给村里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便,更成为村里发展产业奔小康的绊脚石。

    “一到下雨下雪,我都要背着孙女去上学。8余里下来,把人累得不轻。年轻人还好,年纪稍微大的,体力不行,娃们只有待在家里啦。”村民梁学顺向学校方向指去,“村里迫切需要一条直通利津村的上学路,镇政府为这事做了大量工作,老百姓心里高兴啊!只要能把路给修好,我们自愿出工,更愿意无偿捐地。”他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动。

    村民王新是村里的种瓜大户,西瓜成熟时,赶上好天气,他就一担一担往外挑。遇到下雨天,路面湿滑,坡陡难走,他只好一个一个往外抱。王新乐呵呵地说道:“我盼这条路不是一天两天了!听到要修路,我比谁都高兴!”

    村民赵小宛家被修路占去的地最多,将近八分。“村里修路村人走,咋能不支持?”当记者问到她的家里人对捐地的态度时,她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幸福,“家里现在就我和娃俩,娃虽在外打工,可当我在电话中把村里修路占到家里的地的事儿告诉他时,他一口就应了下来,满是高兴。”

    路边的一块“两分”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只见靠近路边的一溜儿光秃秃的,啥也没种,里边却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苗,长势喜人,如此泾渭分明,像是被人为刻意设计的。“这是村民梁宏运家的地。他听说村里修路要占用他家这块地,麦收后,他就专门留下了这片地,等着修路用!”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梁法勤一边向记者介绍,一边拉着记者的手,非要带我们到梁宏运家里去看看。

    “目前这条路还没有名字,我就给它起个名,就叫‘幸福路’吧!”村里的党小组组长梁小保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。

    据村民介绍,这条路在1975年修过一次,当时还挖了个涵洞,后来由于涵洞坍塌,这条路再也不通了。这次修路,打通了年久失修的涵洞。涵洞的一头连接着村里的二百来户人家,另一头从乡亲们的田间穿过,孩子们到对面利津村上学的距离由原来的8里缩短到现在的不到2里。

    修成一条群众放心的路

    在村民的支持下,路开始修了,但如何能把路修起来、修好却成了一个大问题。

    从年初开始,张村镇党委、政府就把解决“出行难”问题作为工作重点,主要领导专门到河南庄村实地查看情况,进户走访调研,并安排镇包村部门连续几天召开村组干部会、党员代表大会,听取群众诉求,统一干群思想,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在会上,村组干部和群众反映了修路面临的三大问题,一是村里建设资金不足,修路的钱从哪里来?二是修路需占地10余亩,涉及农户达44户,具体怎么赔偿?三是工程由谁施工,质量如何监管?

    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,镇党委、政府召开座谈会,听取各方意见,经过研究讨论,对群众关切的问题逐一解答。

    把钱的问题解决好。 由村里申报“一事一议”项目,争取上级资金支持,对于不足部分,再由镇党委想办法。

    把思想问题解决好。为改变群众种地老观念,鼓舞干群解放思想、干事创业,镇政府先后组织河南庄村100余名群众到洛阳卫坡、洪阳柳庄等7个乡村,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。当大家看到先进村的建设成果以及相关产业发展,内心受到了强烈的触动,很多人都强烈支持村里修路。

    把占地的问题解决好。参观回来后,村里的许多党员干部主动提出无偿奉献自家土地。在他们的带动下,镇、村干部再对持观望态度的群众挨家挨户做工作,同时采取在村主要路口贴光荣榜、开表彰大会、发放证书等方式,最终被占地的群众同意无偿捐献土地,用于道路建设。

    把道路的质量监管好。为把这条道路真正修成“放心路”,该镇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确定施工单位,坚持“进度与质量”并重的原则,对道路工程质量实行镇、村两级监管。同时,通过村党员代表大会选出6名义务监督员,并由镇城建办对监督员统一进行培训,彻底打消群众对该村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疑虑。

    随着机器轰鸣,这条道路于7月2日正式开工建设。

    修起一条群众致富的路

    盛夏,张村镇河南庄村。南洼地的果树郁郁葱葱,庄稼地里的玉米连成一片,一条致富路为村里近千亩的庄稼地增添了几分丰收的喜悦。

   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把村里的传统蔬菜种植业规模扩大?村里种的红萝卜如何打响品牌,提高知名度?这么多年了,村里没有一点集体经济,我们该怎么办?……这些发展中面临的急事、难事,归根结底还是围绕一个中心:要致富,先修路,路通了,财也就旺了。

    几辈人渴望已久的路终于就要修通了,可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路,何时才能通?

    这条路,一直让村民们心急如焚。干群会上,大家争先发言,出主意、想办法。感受着村民们强烈的脱贫致富意愿,包村干部们也情绪饱满,“人心齐,泰山移。河南庄村致富之路将越走越平坦!”

    河南庄村有2个自然村,8个村民小组,共224户904口人,耕地面积1570亩,人均耕地1.87亩,其中有效灌溉1200亩。目前,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,每年全村能种植的红萝卜600余亩、土豆300余亩、优质蔬菜200余亩,是远近闻名的传统农业村。

    “只要修通了路,我们种植的以红萝卜、土豆等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能卖的更好,接下来发展集体经济,让村容、村貌以及老百姓的精神面貌,在短期内有个大变样!”对于接下来的工作,包村干部王英杰成竹在胸,信心十足。不仅如此,根据河南庄村的远期规划,该村将倾力于古村落文化开发,通过整修村里的古井、老房子、老戏台,建设沿河生态观光园,打造美丽乡村游。

    “啥时候,都不能让老实人吃亏。为让无偿捐地的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,也为了培育崇德向善的民风,我们计划在园区建成后,先请无偿捐地的群众前来经营发展。”该镇党政办主任韩松波信心满满地给我们介绍园区的未来。(记者慎志远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